一、民事案件证人如何作证?
民事案件证人可以通过书面的方式或者是通过出庭的方式作证。民事诉讼中证人作证的要求主要是:
1、证明的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健康状况相适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3条,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2、证人能够客观陈述亲身感知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7条规定,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以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二、作证的形式是什么?
1、书面证言或视听资料或双向视听传播技术手段
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作了具体规定,是指(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五)其他无法出庭的特殊情况。以上情形,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或者视听资料或者通过双向视听传输技术手段作证。
2、出庭作证
涉及证人出庭作证具体操作程序的规定有3条。具体程序是:
(1)、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申请,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2)、人民法院准许的,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承担如实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
(3)、证人出庭后
、作证前,审判人员要告知其作证的权利和义务;(4)、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目前我们国家对证人出庭作证是有非常明确的法律的规定,通常状况之下,如果要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话,必须是提前的提出申请。当然了,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的话,是属于一种不合法的情况,因为证人是有出庭作证的,法定义务的必须要出庭。